网站首页

教学教研

教学教研
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教学教研 >

西峡县中等职业学校音乐表演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 专业名称​​ :音乐表演
· 专业代码​​ :750201
· 所属专业大类 :文化艺术大类(75)
· 所属专业类 ​:表演艺术类(7502)
二、入学要求与修业年限
· 入学要求​ :初级中等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 基本修业年限 :3年(全日制)
三、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文化艺术大类(75)
所属专业类(代码) 表演艺术类(7502)
对应行业(代码) 文化艺术业(88)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音乐指挥与演员(2-09-02)、社会文化活动服务人员(4-13-01)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 声乐演唱、器乐演奏、社会文化活动服务......
职业类证书 器乐艺术指导......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学习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文化艺术行业的声乐演唱、器乐演奏、社会文化活动服务等岗位(群),能够从事声乐表演、器乐表演、音乐艺术活动服务等工作的技能人才。   
五、培养规格
(一)知识要求
1.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语文、历史、数学、外语(英语等)、信息技术等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2.掌握音乐表演、音乐基础、基层社会文化活动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
(二)能力要求
能力类别 具体要求
专业核心能力 1. 具有一定的演唱或演奏技能和表演能力,能够完成中级程度的中外优秀作品;
2. 具有良好的音乐听辨能力、一定的音乐分析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和较好的伴奏、合奏、合唱等协作能力;
3. 具有初步的音乐教学辅导能力和社会文化活动服务能力;
数字能力 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具有适应本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需求的基本数字技能;
综合素养 1. 掌握必备的美育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审美能力;
2. 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 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素质要求
1.思想政治: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感;
2.职业道德: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至上;
3.身心素质:身心健康,掌握1项体育运动技能;
4.美育素养:具备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发展1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六、课程设置与学时安排
(一)课程结构
​​总学时:3200学时​​(实践性教学占比≥50%)
· 公共基础课程​​(占总学时33%,约1056学时)
· 专业课程​​    (占总学时67%,约2144学时)
(二)课程设置
1. 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课程名称 主要内容 学时
思想政治 党史国史、职业道德、法律法规 126
语文 应用文写作、语言表达 210
历史 中外历史 100
数学 基础运算 200
英语 基础英语、日常交流 200
体育与健康 体能训练、职业健康 110
艺术 艺术欣赏 110
 
 
2. 专业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4门,760学时)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 学时
乐理视唱 音乐理论,视唱练耳 220
声乐演唱 歌唱的发声方法和技巧 180
钢琴基础 掌握钢琴演奏基础技能 180
舞蹈形体 培养形体舞台表演能力 180
 
(2)专业核心课程(3门,460学时)
课程名称 典型工作任务 教学要求 学时
合唱 1. 根据个人嗓音条件和歌唱特色表现艺术作品。
2. 领会指挥对作品的阐释意图,进行二度创作
1. 掌握合唱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不同组合的合唱中与其他合唱队员协调配合。
2. 具备参与演唱一定数量的中、外合唱作品的能力
180
合奏 1. 领会指挥对作品的阐释意图,进行二度创作。
2. 作为一个独立声部或其中一部分,在集体演奏中完成演奏
1. 掌握合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不同类型的乐队中与其他队员协调配合。
2. 具备参与演奏一定数量的中、外合奏作品的能力
160
和声 运用多声部音乐写作原理,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完成演奏演唱 1. 掌握四部和声与和弦排列法、大小调式的正三和弦与副三和弦、终止式的含义及典型表达、属七和弦的运用。
2. 能够运用原位正三和弦与副三和弦及属七和弦为旋律配置和声
120
(3)专业拓展课程(选修,400学时)
· 合唱合奏指挥
· 歌曲写作
· 形体
· 表演基础
· 数字音乐制作
· 化妆与造型
· 外语(意大利语)
(三)实践教学安排
实践环节 内容 学时 实施场所
实训 独唱(奏)、重唱(奏)、合唱(奏)训练,音乐会或赛事展演 214 校内外音乐厅
实习 认识实习(1周)
岗位实习(≤3个月)
210 艺术团体、音乐培训、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
毕业设计 专场音乐会/演出 100 校企双导师指导
: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实习总时长≤3个月。
七、教学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教师类型 姓名 姓别 年龄 学历 职称 教授课程
专业带头人 万远召 52 本科 副高 视唱练耳
专任教师 杨松洁 35 本科 讲师 钢琴基础
朱丽君 43 本科 讲师 声乐演唱
靳晓燕 44 本科 助讲 舞蹈形体
周婷 38 本科 讲师 舞蹈形体
周静 36 本科 讲师 视唱练耳
杜洁 34 本科 讲师 声乐演唱
杨迎 28 研究生 助讲 钢琴基础
兼任教师 李晨溪 36 本科 讲师 舞蹈形体
左建青 43 本科 讲师 器乐指导
(二)教学设施
实训室名称 核心设备配置 功能
音乐厅 具有专业标准的舞台、灯光、音响、摄像系统、舞台反声罩、化妆间、服装间、道具室、立式钢琴、三角钢琴、谱台、指挥台 用于汇报演出、剧目排练、专业比赛、社会服务等综合实训教学
排练厅 乐器、谱架、指挥台、音响 用于音乐演奏排练等实训教学
琴房 钢琴、音响、谱架、镜子 用于音乐学习、练习等实训教学
形体教室 音响、钢琴、把杆、地胶、多媒体播放设备、镜子、衣柜 用于表演技能训练、表演创作等实训教学
(三)教学资源
1.教材: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和国家优秀教材;
2.图书文献:文化艺术、教育等行业领域的政策法规、行业标准、艺术规范,音乐表演专业类、实务案例类图书和专业学术期刊等;
3.数字教学: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虚拟仿真软件等专业教学资料库。
八、质量保障与毕业要求
(一)质量监控机制
1. 强化教学过程常态化督导
l 成立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及行业专家组成的教学督导组,通过定期听课、检查教学日志、观摩排练与阶段性汇报演出等方式,对实践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与指导,确保教学按质按量实施;
2. 引入第三方行业评价机制
l 积极邀请行业协会、合作院团的企业专家担任学生技能考核、毕业展演的评委,并以行业标准对学生技能水平与作品质量进行客观评估,将市场反馈直接纳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3. 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渠道​​
l 通过建立毕业生信息库、定期(毕业1年、3年、5年)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收集毕业生对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有效性的评价及其职业发展状况,为教学改进提供实证依据。
(二)毕业要求
学生需同时满足:
1.修满3200学时;
2.所有课程考核合格;
3.完成岗位实习并提交实习报告;
4.取得至少1项职业资格证书(如1+X技能等级证书)。
九、特色创新
1.“演出工场”制项目化教学:打破传统课程壁垒,以排演一部完整的音乐 剧、专场音乐会或综艺晚会为一个“项目周期”。
2.数字音乐制作与新媒体应用工作室:建立数字音乐工作室,开设基础的音 乐剪辑、录音、混音及短视频制作课程。
3.“校团合作”订单式培养:与本地文旅集团、演艺公司、知名餐厅或主题 公园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4.非遗音乐传承“双导师”制:与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合作,聘请其 作为校外导师,与校内专业教师组成“双导师”,共同开设工作坊或选修课。
 
 
 
 编制单位:西峡县中等职业学校
音乐表演教研组
                                      实施日期:2025年9月1日

学校地址:河南省西峡县白羽路52号 招生电话:0377-69661603 邮箱:xxzz1603@163.com 豫ICP备1401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