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教研

教学教研
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教学教研 >

西峡县中等职业学校
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 专业名称     运动训练
· 专业代码​​ 770303
· 所属专业大类 :教育与体育大类(77)
· 所属专业类 :体育类(7703)

二、入学要求与修业年限

· 入学要求​​ 初级中等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历
· 基本修业年限 3年(全日制)

三、职业面向

对应行业 主要职业类别 岗位(群) 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
体育健身与休闲业 体育教练员(4-13-04-01)、  健身指导员(4-13-04-02)、  社会体育指导员(4-13-04-03) 体育训练指导、健身指导、   
赛事组织与管理
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体育教练员资格证、急救员证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体育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运动训练科学方法,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健康管理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应能胜任体育训练指导、健身指导、赛事组织与管理等工作。

五、培养规格

一)知识要求

1. 掌握体育解剖学、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等专业基础知识;
2. 熟悉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运动营养与恢复等核心技术;
3. 了解体育政策 法规、体育产业发展趋势等前沿知识。

(二)能力要求

能力类别 具体要求
专业核心能力 1. 制定科学运动训练计划;2. 指导不同人群进行体育锻炼;3. 组织与实施体育赛事活动。
健康管理能力 1. 运用运动生理学知识进行体能评估;2. 提供运动营养与恢复建议;3. 处理常见运动损伤。
综合素养 1. 安全生产与运动防护能力;2. 团队协作与沟通表达能力;3. 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

(三)素质要求

1. 思想政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 职业道德:爱岗敬业、遵纪守法、服务至上;
3. 身心素质:身心健康,掌握至少1项体育运动技能,具备良好体能;
4. 美育素养:具备审美能力,发展1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

六、课程体系与学时安排

(一)课程结构

​• 总学时:3200学时(实践性教学占比55%,大约1760学时)
• 公共基础课程:占总学时33%,约1056学时
• 专业课程:占总学时58%,约1904学时
• 选修课程:占总学时7.5%,约240学时

(二)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课程名称 主要内容 学时
思想政治 党史国史、职业道德、法律法规 126
语文 应用文写作、沟通表达 210
数学 基础运算、统计基础和处理 200
英语 基础、日常交流、专业文献阅读 200
历史 中国历史、世界历史通史 100
体育与健康 体能训练,职业健康 110
艺术 设计美学、艺术鉴赏 110

2.专业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3门,约640学时)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 学时
运动解剖学 人体结构与运动系统 160
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反应与适应 160
运动心理学 心理因素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160
运动训练学基础 运动训练原则与方法 160

(2)专业核心课程(4门,约1024学时)

课程名称 典型工作任务 教学要求 学时
运动技能训练 田径、球类、武术等技能训练 掌握多项运动技能,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 600
体育赛事组织与管理 赛事策划、组织与实施 能独立组织小型体育赛事 160
健身技术指导 健身计划制定与指导 能指导不同人群进行科学健身 200
社会体育指导实践 社区体育指导与服务 能在社区开展体育指导与服务 64

(3)专业拓展课程(选修,约240学时)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 学时
体育市场营销 体育产品推广与销售 80
体育政策与法规 体育行业相关政策法规 80
体育摄影与短视频制作 体育赛事摄影与短视频制作 80

(三)实践教学安排

实践环节 内容 学时 实施场所
实训 运动技能实训、健身指导实训、赛事组织模拟 1160 校内体育场馆、健身中心
实习 认识实习(1周)、岗位实习(≤3个月) 480 合作体育俱乐部、健身中心、学校体育组
毕业设计 运动训练计划设计与实施报告 120 校企双导师指导
注​​: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实习总时长≤3个月。

七、教学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教师类型 基本情况 备注
专业带头人 周逖,男,57,本科,正高(体育政策与法规)
 
 
专任教师 朱成军,男,48岁,副高(体育赛事组织与管理)
陈国华,男,52岁,副高(运动心理学)
李青辉,男,52岁,副高(乒乓球)
王运夫,男,52岁,一级(运动生理学)
王范,男,38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实践,足球)
王睿,男,38岁,二级(运动解剖学,健身技术指导)
李吉喆,男,30岁,二级(田径)
周滨,男,30岁,二级(运动训练学基础,羽毛球)
 
兼职教师 陈志方,男,38岁,一级(篮球)
杨硕,男,37岁,一级(体育市场营销)
刘哲源,男,38岁,二级(体育摄影与短视频制作)
 

(二)教学设施

实训室名称 核心设备配置 功能
运动技能实训室 田径场、球类场地、体操器械 运动技能训练与考核
健身指导实训室 健身器材、体能测试设备 健身指导与体能评估
体育赛事组织实训室 赛事策划软件、计时计分系统 赛事组织与模拟实施
运动康复实训室 康复器材、急救设备 运动损伤处理与康复指导

(三)教学资源

1. 教材: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学校体育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球类运动》等;
2. 数字资源:建设体育技能教学视频库、体育赛事案例库、微课视频;
3. 校企合作:与本地体育俱乐部、健身中心共建实训基地,开发企业课程。

八、质量保障与毕业要求

(一)质量监控机制

1.教学过程监控:

  • 听课评教:校级、系级督导随机听课并打分; 
• 实习巡查:指导教师每月赴企业现场巡查,填写《实习质量反馈表》;• 学生评教:每学期末在线匿名评价,结果纳入教师考核。

2.第三方评价:

• 企业参与学生技能考核:企业导师现场命题、现场评分,成绩占课程总评30%以上;
• 企业参与课程评价:每年召开2次校企共建课程论证会,依据岗位新标准修订课程内容。

3. 毕业生跟踪:

 • 就业率≥95%、对口率≥85%、用人单位/毕业生满意度≥90%;
• 通过问卷、电话、 实地访谈等方式,每年发布《毕业生年度质量报告》,并反馈至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二)毕业要求

学生需同时满足:
1. 修满3400学时;
2. 所有课程考核合格;
3. 完成岗位实习并提交实习报告;
4. 取得至少1项职业资格证书(如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体育教练员资格证等)。

九、特色创新

1. “岗课赛证”融合:将体育技能大赛标准融入课程,提升学生竞技水平 ;
2. 健康管理教育:增设运动营养与恢复、运动损伤预防等专题模块;
3. 文化育人:开设“体育文化”课程模块,传承中华体育精神。

 
 
 
                   编制单位:西峡县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研组
   实施日期:2025年9月1日

学校地址:河南省西峡县白羽路52号 招生电话:0377-69661603 邮箱:xxzz1603@163.com 豫ICP备1401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