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教研

教学教研
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教学教研 >

畜禽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 专业名称​​ :畜禽生产技术
· 专业代码​​ :610301
· 所属专业大类 :农林牧渔大类(61)
· 所属专业类 ​:畜牧业类(6103)
二、入学要求与修业年限
· 入学要求​​ :初级中等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历
· 基本修业年限 :3年(全日制)
三、职业面向
对应行业 主要职业类别 岗位(群) 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
 
牲畜饲养(031)
家禽饲养(032)
畜牧专业及辅助活动(053)
 
 
畜禽种苗繁育人员(5-03-01)
畜禽饲养人员(5-03-02)
其他畜牧业生产人员(5-03-99)
 
畜禽养、
畜禽繁殖
饲料工、
畜禽疫病防治……
 
 
 
 
畜牧兽医证
畜禽繁育员证
畜禽防疫员证
畜禽检证……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学习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为能力,面向牲畜饲养、家禽饲养、畜牧专业及辅助性活动行业的畜禽种苗繁殖人员、畜禽饲养人员及其他畜牧业生产人员等职业,能够从事畜禽饲养、畜禽繁殖、饲料加工、畜禽疫病防疫等工作的技能人才。
五、培养规格
(一)知识要求
1.掌握与本专业对应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规定,掌握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安全防护、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行业文化,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2.掌握支持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3.掌握畜禽解剖生理、养殖场环境卫生和控制、兽医基础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二)能力要求
能力类别 具体要求
专业核心能力 1.掌握畜禽饲养、家畜发情鉴定、畜禽人工受精、母畜接产、孵化、挤奶、剪毛等技术技能,具有畜禽规范化饲养的能力。
2.掌握饲料青储、畜禽场卫生消毒、免疫接种等能力,具有饲料加工、畜禽防疫、畜禽养殖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能力。
综合
素养
1.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2.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备与本专业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素养,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业伟大的世代风尚。
(三)素质要求
1.思想政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职业道德: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至上;
3.身心素质:身心健康,掌握1项体育运动技能;
4.美育素养:具备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发展1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六、课程体系与学时安排
(一)课程结构
​​总学时:3200学时​​(实践性教学占50%)
· 公共基础课程​​(占总学时33%,约1056学时)
· 专业课程​​(占总学时67%,约2144学时)
· 专业拓展课程​​(占总学时10%,约320学时)
(二)课程设置
1. 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课程名称 主要内容 学时
思想政治 党史国史、职业道德、法律法规 126
语文 应用文写作、沟通表达 210
历史 中国史、文化传承 100
数学 基础运算、数据统计和处理 200
英语 基础英语、专业文献阅读 200
体育与健康 体能训练、职业健康 110
艺术 设计美学  、艺术鉴赏 110
其他    
2. 专业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4门,约820学时)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 学时
兽医基础知识 ①微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流行病学、
②常见畜禽疫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等
210
畜禽解剖与生理 ①研究动物身体内部结构和组织构成 200
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 ①饲料的种类、成分及加工方法
②饲料配方的一般技术
③畜禽的生长发育对饲养的需求
④合理使用常见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
210
 
畜禽繁育技术
①了解畜禽生殖器官的构成和功能
②熟悉生殖激素的作用和应用
③掌握家畜发情鉴定技术
④掌握人工授精和妊娠诊断技术
⑤能完成家畜的接产和家禽的孵化
200
 
(2)专业核心课程(4门,约1004学时)
课程名称 典型工作任务 教学要求 学时
养猪技术 ①使用供水供料设备和圈养设备饲养各种猪只。
②利用环境设备调控猪舍环境
③使用废弃物处理设备进行粪污清理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①掌握猪的常见品种
②掌握后备猪、母猪、哺乳仔猪、保育猪、生长育肥猪养殖技术
③掌握猪舍环境调控技术
④能进行猪场粪污清理与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260
养禽技术 ①使用供水供料设备和圈养设备饲养各类家禽。
②利用环境设备调控禽舍环境
③使用废弃物处理设备进行禽场粪污清理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④使用捡蛋设备收集禽蛋
⑤使用孵化器孵化种蛋
①熟悉家禽的主要品种
②能正确操作孵化器
③掌握蛋鸡、肉鸡、水禽不同阶段的养殖技术
④掌握种禽的繁殖方式和饲养技术
⑤掌握禽舍环境调控技术
⑥能进行禽舍粪污清理与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242
养牛技术 ①使用供水供料设备和圈养设备饲养各种牛群。
②利用环境设备调控牛舍环境
③使用废弃物处理设备进行牛场粪污清理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④使用挤奶设备挤奶
①掌握乳用牛、肉用牛的主要品种
②掌握奶牛的挤奶技术
③掌握犊牛、育成牛、产奶牛养殖技术
④掌握牛舍环境调控技术
⑤掌握青年牛、架子牛肥育技术
⑥能进行牛场粪污清理与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260
养羊技术 ①使用供水供料设备和圈养设备饲养各种羊群。
②利用环境设备调控羊舍环境
③使用废弃物处理设备进行羊场粪污清理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④使用剪毛设备剪取羊毛
①掌握常见山羊、绵羊品种
②掌握羔羊的养殖技术
③掌握羊舍环境调控技术
④能进行羊场粪污清理与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⑤掌握奶用羊、毛用羊、肉用羊的养殖技术
⑥掌握羊的剪毛技术
242
(3)专业拓展课程(2门,约320学时)
《畜牧场设备使用与维修》
《宠物饲养与护理》
 
(三)实践教学安排
实践环节 内容 学时 实施场所
实训 畜禽解剖、饲养、发情鉴定、人工授精、接产、孵化、挤奶、剪毛、饲料加工及青储、免疫接种、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等专项技能、综合能力和生产性实训 440 校内外实训场
实习 在畜牧业的畜禽养殖场、繁育场、饲料加工企业等进行认识实习(1周)
岗位实习(≤3个月)
512 合作企业(牧原公司、新太阳奶牛场、建兴奶羊场、兴隆饲料加工厂等)
毕业设计 南阳黄牛的杂交改良技术 120 校企双导师指导
: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实习总时长≤3个月。
七、教学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教师
类型
基本情况 备注
专业带
头人
1.黄乃孔.男.54.本科.副高级.双师型.担任《畜禽繁育技术》、《养禽技术》等课程  
专任教师 1.朱永生.男.54.本科.副高级.双师型.担任《养猪技术》、《养羊技术》等课程
2.刘正伟.男.53.本科.副高级.双师型.担任《兽医基础知识》、《养牛技术》
3.李光妍.女.27.本科.初级.双师型.担任《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养养技术》等课程
4.张靖硕.男.23.本科.初级.担任《畜禽解剖与生理》《宠物饲养与护理》等课程
 
兼职教师 1.杜书增.男.45.研究生.高级兽医师 承担《兽医基础知识》、《畜牧场设备使用与维修》、《养牛技术》等课程
(二)教学设施
实训室
名称
核心设备配置 功能
畜禽生产实训室
(校内)
品种模型、发请鉴定仪、断喙器、照蛋器、便携式挤奶机、简易巴氏消毒机、剪毛机、羊毛长度测定仪 畜禽生产实训
畜禽解剖实训室(校外---风华养鸡场) 解剖台和解剖器械、生物显微镜、压力蒸汽灭菌器等 畜禽解剖
饲料加工实训室 样品粉碎机、鼓风干燥机、高温电炉、电子天平、谷物分样器、谷物水分快速测定仪等 畜禽饲料加工等实训
畜禽生产场实训基地(校外--新太阳奶牛场) 牛舍、产房、挤奶车间、奶品加工车间、青储塔等 奶牛的饲养、发情鉴定、人工授精、接产、饲料的加工和青储、免疫接种、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等教学
(三)教学资源
1. 教材:河南省规划教材:《畜禽繁育技术》、《畜禽解剖与生理》、《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兽医基础知识》。
活页式教材:“猫、狗绝育手术的操作指南、“中华蜜蜂夏季管理技术要点等”数字教材:“奶牛的人工授精技术”
2.数字资源 :在线课程,数字化教学案例库、教学课件、微课视频等;
3.校企合作:与本地动物检疫站、宠直宠动物医院(宠物医院)、新太阳奶牛场等共建实训基地,开发活页教材(猫、狗绝育手术的操作指南)。
八、质量保障与毕业要求
(一)质量监控机制
1. 教学过程监控
①.强化组织管理:严明纪律,强化组织,增强责任心,提高能动性
②听课评教:建立巡课、听课、评课、评学制度。结合教务科、级部,及组内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③集中备课: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集中备课,同头课形成统一学案。
④利用多媒体:利用网上有关本专业的微课堂、短视频及动画演示等丰富的教学资源,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更新育人目标。提高育人质量。
⑤学生反馈;定期开展学生调查问卷及匿名评课制度,及时了解人才培养情况,更新人才培养方法。
⑥实习巡查:指导教师定期赴企业现场巡查,填写《实习质量反馈表》;
2. 科学评价
改进评价体系,不但有学生定期问卷调查,还吸纳企业、行业组织、专家及家长代表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和收集,从而不断修订课程标准,改正和完善教学内容,更新教法,完善实验实习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 毕业生跟踪
就业率 ≥ 95%、对口率 ≥ 85%、用人单位/毕业生满意度 ≥ 90%;
通过问卷、电话、实地访谈等方式追踪和了解毕业生的情况,每年发布《毕业生年度质量报告》,并反馈至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二)毕业要求
学生需同时满足:
1.修满3200学时;
2.所有课程考核合格;
3.完成岗位实习并提交实习报告;
4.取得至少1项职业资格证书(如畜禽检疫等级证,畜禽保育员证等)。
九、特色创新
1.“岗课赛证”融合:将职业技能大赛标准融入课程(如畜禽解剖全国技能大赛等);
2.绿色服务理念:树立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增设环保饲养和加工技术,废弃物的回收循环利用等内容;
3.校企协同育人;共建实训基地,引入真实项目,实现学习—实训---就业无缝衔接。
 
 
 
编制单位:西峡县中等职业学校.畜禽生产技术专业.农牧组
                          实施日期:2025年9月1日

学校地址:河南省西峡县白羽路52号 招生电话:0377-69661603 邮箱:xxzz1603@163.com 豫ICP备1401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