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中等职业学校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 号)和《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 号)有关要求,特制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旅游服务与管理(7401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一定现代科学文化素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具备导游理论知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具有从事导游等相关职业必需的技能和能力的导游、旅行社计调、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社管理人员;能够从事酒店餐厅、客房、前厅等工作的酒店服务技能型人才及初级管理人员。
	五、职业范围
	 
	
		
			
				| 序号 | 对应职业(岗位) |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 专业(技能)方向 | 
			
				| 1 | 导游员 | 导游资格证书 | 旅行社导游 | 
			
				| 2 | 旅行社计调员 | 旅游计调师(助理师) | 旅行社计调 | 
			
				| 3 | 景区讲解员 | 景区讲解员(初级) | 景区讲解员 |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能力:
	(一) 职业素养
	1、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政治素质、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
	3、 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诚信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
	4、 具有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和艰苦创业精神。
	5、  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熟悉计算机操作、互联网应用基本知识。
	2、掌握必需的旅游业知识,熟悉各部门分工,能胜任旅行社基层岗位。
	4、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知识,能在工作中有效运用
	5、掌握服务心理学知识,能与客人有效沟通并获得认可。
	6、掌握常用旅游英语知识,能进行常用旅游英语口语表达。
	7、掌握连锁酒店营销、管理、运营方面的专业知识。
	8 、掌握中餐服务标准、流程方面的专业知识。
	9、掌握客房服务、流程方面的专业知识。
	(三)专业能力
	1.具有较强的公关能力和应变能力,能较好地处理组团、带团、酒店工作中的紧急事件。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独立处理投诉、纠纷和客户的过
	激言行。
	3.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恰当组织旅客、酒店、车辆、景点等各
	环节,完成工作任务。具有酒店服务前厅、客房、餐饮方面的基本服务技能。
	4.具有较强的酒店人力资源招募、培训、服务能力。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旅游管理、涉外旅游、导游、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本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管理
	八、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
	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
	 
	
		
			
				|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 
			
				| 1 | 德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政治思想课程标准》开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 36 |  | 
			
				| 经济社会与政治 | 36 |  |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36 | 
			
				| 职业生涯规划 | 36 | 
			
				| 2 | 语文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学生基本语文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 180 |  | 
			
				| 3 | 数学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主要任务是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奠定基础。 | 144 |  | 
			
				| 4 | 英语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 144 |  | 
			
				| 5 | 中国历史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是学生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与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具有提高学生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 | 72 |  | 
			
				| 6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 108 |  | 
			
				| 7 | 体育与健康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开设,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 108 |  | 
			
				| 8 | 公共艺术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基础艺术素养和应用于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行业的能力。 | 72 |  | 
			
				|  |  |  |  |  | 
		
	
 
(二)专业课
课程设置: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教学的重要内容,采用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1、专业核心课程
	
		
			|  |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  | 
		
			|  | 1 | 旅游概论 | 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掌握旅游业性质、构成、特点、意义和作用,了解世界、我国旅游业的调控政策和最新旅游发展动态,能在工作中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服务、管理和决策。 | 108 |  |  | 
		
			|  | 2 | 旅游政策与法规 | 了解《旅游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掌握景区、旅行社、导游、旅游安全、旅游投诉、合同纠纷、旅游出入境管理等相关法律、规范;能在工作中有效运用法律知识维护权益、规避风险,为将来胜任工作打下基础。 | 72 | 2 | 旅游政策与法规 | 
		
			|  | 3 | 旅游服务心理学 | 了解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和心理规律,掌握影响旅游者决策行为的心理因素,能运用心理学知识提高服务质量,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 108 | 3 | 旅游服务心理学 | 
		
			|  | 4 | 旅游口语 | 掌握旅游服务所必须的词汇,从听、说环节入手、培养学生在服务中使用英语进行沟通的能力,力将来从事入境客源接待服务和出境旅游运作工作打下必须的基础。 | 108 | 4 | 旅游情景英语 | 
		
			|  | 5 | 旅游职业礼仪与交往 | 了解在日常交往中的基本礼节,掌握服务岗位上的礼貌服务要求,掌握商务接待礼仪的基本要求和规范,能在岗位工作和人际交往中展示良好形象,提升文明服务能力,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 36 | 5 | 旅游职业礼仪与交往 | 
		
			|  | 6 | 旅行社运营实务 | 了解旅行社业发展动态、旅行社的业务范围、旅行社的成立程序、部门组成;掌握旅行社宣传、外联、计调、接待、财务等职能部门运行的基本工作流程;能开展旅行社基础业务;为将来从事旅行社经营管理打下基础。 | 72 | 6 | 旅行社运营实务 | 
		
			|  | 7 | 导游基础知识 | 了解中国历史,旅游地理、民族风俗、古代建筑、古代园林、宗教文化、饮食文化、文学艺术、风物特产相关的基本知识,提升学生在讲解和对课表达中的文化内涵;掌握对文学艺术、古代建筑、古代园林的基本赏析能力;能运用相关知识进行讲解,能帮助游客在旅游活动中了解和尊重当地民俗和宗教 | 108 | 7 | 导游基础知识 | 
		
			|  | 8 | 河南旅游 | 了解省内主要旅游目的地分区知识;能简介省内主要旅游地概况及当地主要旅游资源特色;掌握著名旅游资源、旅游线路介绍技能,能够为游客推荐旅游线路产品。 | 108 | 8 | 中国旅游地理 | 
		
			|  | 9 | 餐饮服务与管理 | 了解餐饮、餐饮服务技能、中餐服务、西餐服务、宴会服务、餐饮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理解能力和形成自身的管理意识。 | 108 | 9 | 中国旅游客源地概况 | 
	
 
2.专业(技能)方向课
(1)旅行社导游----主修方向
 
 
 
	
		
			|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 1 | 模拟导游 | 掌握地陪、全陪导游的基本工作程序,掌握不同类型景观的特征和讲解技巧、方法,熟悉接待过程中游、行、住、购、食、娱、旅途服务、突发事件应对各环节服务的实施步骤,为实地导游夯实基础,形成熟练进行标准化讲解的能力。 | 72 | 
		
		
		
		
		
		
		
		
		
			| 2 | 导游实务 | 掌握合格导游员应具备的条件和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掌握导游员的服务规范和服务质量标准;熟知旅游常识;能独立开展导游服务,具备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应对旅游中的突发事件和游客的特殊需求,为将来从事导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 72 | 
		
		
		
		
		
		
		
		
		
		
		
		
		
		
		
			| 3 | 旅游危机管理 | 了解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旅行社经营危机的类型和特征,掌握相关的自救常识、保险常识,掌握游客在旅游活动中遭遇各类旅游突发事件时的避险和应急处置方法,以及特殊旅游项目的应急常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应急自救、互救能力,防范和化解旅游风险。 | 72 | 
		
		
		
		
		
		
		
		
		
		
		
		
		
		
		
			| 4 | 旅游美学 | 了解各类型旅游景观、文化艺术的美学常识,掌握对景观的美学分析,能进行旅游审美,能理解、介绍、欣赏景观资源和分析、认识各种旅游审美对象,提升人文素质。 | 36 | 
		
		
		
		
		
		
		
		
		
		
		
			| 5 | 景区讲解服务 | 了解景区的基本类型以及景区讲解员的岗位要求,掌握山岳景区、岩溶岩洞景区、坛庙陵墓景区、红色景区、江河景区、湖泊景区等十类景区的欣赏、引导、讲解技巧,掌握景区突发事件处理程序,能针对性的进行景区讲解;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培育家国情怀,养成宣扬自然与人文美的意识。 | 72 | 
		
		
		
		
		
		
		
		
		
		
		
		
		
		
	
(2)旅行社计调、外联--选修方向
	
		
			|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 1 | 旅行社计调实务 | 了解旅行社计调的基本知识和要求;掌握统筹安排计划行程、协调联络接待单位、调派导游员、处理行程变更、财务结算等业务技能,提升熟练开展计调的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 72 | 
		
		
		
		
		
		
		
			| 2 | 旅行社服务网点实务 | 了解旅行社服务网点的基本知识,掌握服务网点接待、客户信息录入、旅游产品销售、接受预定和委托的操作规程;能运用《合同法》保护双方权益;能开展成本核算和投诉处理,能熟练开展网点各项服务。 | 72 | 
		
		
		
		
		
		
		
		
	
 
3.专业选修课
中国古建筑与园林、化妆、茶艺、旅游景区服务、会展服务、智慧旅游与导游
4.综合实训
学生在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完成综合实训,实训形式可以多样化。通过综合实训,增强学生对旅游企业的感性认识,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培育沟通合作能力和责任意识,为学生获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参加顶岗实习、毕业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5.顶岗实习
专业顶岗实习可在专业对口用人单位主要对客服务岗位和基础管理岗位进行实习。通过岗位实作,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旅行社计调、外联、导游、网点工作内容,树立爱岗敬业精神,提升服务意识和应变能力,增强独立工作和就业、创业能力。
九、教学时间安排
(一)基本要求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1/3,累计总学时约为1学年。允许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上下浮动,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程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专业课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2/3,其中顶岗实习累计总学时原则上为1学年。要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
对文化基础要求较高或对职业技能要求较高的,可根据需要对课时比例作适当的调整。实行弹性学习制度的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学活动的时间。
专业教学标准中设立的选修课程,学校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或自定,其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
(二)教学安排建议
 
	
		
			| 公共基础课 | 课程名称 | 学时 | 1 | 2 | 3 | 4 | 5 | 6 | 
		
			| 思政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36 | ✓ |  |  |  |  |  | 
		
			| 经济社会与政治 | 36 |  | ✓ |  |  |  |  |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36 |  |  | ✓ |  |  |  | 
		
			| 职业生涯规划 | 36 |  |  |  | ✓ |  |  | 
		
			| 语文 | 180 | ✓ | ✓ | ✓ | ✓ |  |  | 
		
			| 数学 | 144 | ✓ | ✓ | ✓ | ✓ |  |  | 
		
			| 英语 | 144 | ✓ | ✓ |  |  |  |  |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108 | ✓ | ✓ |  |  |  |  | 
		
			| 体育与健康 | 108 | ✓ | ✓ | ✓ | ✓ |  |  | 
		
			| 公共艺术 | 72 | ✓ |  |  |  |  |  | 
		
			| 历史 | 72 | √ | ✓ |  |  |  |  | 
		
			| 小计 | 972 |  |  |  |  |  |  | 
		
			| 专业技能课 | 专业核心课 | 旅游概论 | 108 | ✓ |  |  |  |  |  | 
		
			| 旅游政策与法规 | 72 |  |  |  | ✓ |  |  | 
		
			| 旅游服务心理学 | 108 | ✓ |  |  |  |  |  | 
		
			| 旅游口语 | 108 |  |  | ✓ |  |  |  | 
		
			| 旅游职业礼仪与交往 | 36 | ✓ |  |  |  |  |  | 
		
			| 旅行社运营实务 | 72 |  |  |  | ✓ |  |  | 
		
			| 导游基础知识 | 108 |  | ✓ | ✓ |  |  |  | 
		
			| 河南旅游地理 | 108 |  | ✓ |  |  |  |  | 
		
			| 酒店服务与管理 | 108 |  |  | ✓ |  |  |  | 
		
			| 小计 | 828 |  |  |  |  |  |  | 
		
			| 专业(技能)方向课 | 旅行社导游方向 | 景区讲解服务 | 72 |  |  |  | ✓ | ✓ |  | 
		
			| 导游实务 | 72 |  |  |  | ✓ |  |  | 
		
			| 旅游危机管理 | 72 |  |  |  | ✓ |  |  | 
		
			| 旅游美学 | 36 |  |  | ✓ |  |  |  | 
		
			| 小计 | 252 |  |  |  |  |  |  | 
		
			| 旅行社计调 | 旅行社计调实务 | 72 |  |  |  | ✓ |  |  | 
		
			| 旅行社服务网点实务 | 72 |  |  |  | ✓ |  |  | 
		
			| 小计 | 144 |  |  |  |  |  |  | 
		
			| 综合实训 | 174 |  |  |  |  | ✓ |  | 
		
			| 顶岗实习 | 560 |  |  | ✓ | ✓ |  | ✓ | 
		
			|  | 合计 | 1958 |  |  |  |  |  |  | 
	
	 
说明
(1)“√”表示建议相应课程开设的学期。
(2)本表不包含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及选修课教学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
 
十、教学实施
(一)教学要求
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要运用先进的多媒体、网络、课件等教学手段相互配合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及技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工作岗位群的能力要求,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提倡项目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
(二) 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教学管理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灵活性,合理调配教师、实训室和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深化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实训、评价考核,携手管理,合作育人。
十一、教学评价
(一)专业课程的考核
专业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实现评价主体和内容的多元化,既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又关注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既要加强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核,又要加强对学生课程学习过程的督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
1.过程性考核
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学习过程中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技能的掌握及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通过完成具体的学习(工作)项目的实施过程来进行评价。具体从学生在课堂学习和参与项目的态度和职业素养及回答问题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
2.终结性考核
主要用于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期末考试或答辩等方式来进行考核评价。
3.课程总体评价
根据课程的目标与过程性考核评价成绩、终结性考核评价的相关程度,按比例计入课程期末成绩。
(二)顶岗实习课程的考核评价
成立由企业(兼职)指导教师、专业指导教师和辅导员(或班主任)组成的考核组,主要对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劳动纪律、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任务完成等方面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十二、实训实习环境
专业应配备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实习环境应具有真实性或仿真性,具备数学、实训、展示社会服务等多项功能,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应建立选泽标准和考核标准实现产教学用一体。在当地优势或领先旅行社、景区企业中选择、确定。
1、校内模拟导游实训室、旅行社计调、旅行社服务网点服务
导游服务实训室、客房服务实训室
2.校外实训基地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和产业技术发展特点,应在企业建立两类校外实训基地:一类是以专业认识和参观为主的实训基地,能够反映目前专业技能方向新技术,并能同时接纳较多学生学习,为新生入学教育和认识专业课程教学提供条件;另一类是以社会实践及学生顶岗实习为主的实训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专业技能方向综合实践轮岗训练的工作岗位。
十三、专业师资
专业专任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本专业或相应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和本专业相关工种中级(含)以上职业资格,能够适应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熟悉企业情况,参加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
专业带头人应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具有高级职称和高级(含)以上职业资格,熟悉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专业改革发展中起引领作用。
聘请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兼职教师,应具有高级(含)以上职业资格或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能够参与学校授课、课外活动、讲座等教学活动。
十四、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达到以下标准可毕业
1、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部课程,各科成绩必须达到60分以上或者及格以上成绩。
2、完成顶岗实习,撰写实习报告,顶岗实习考核取得合格以上成绩。
3、取得相关专业中、高级职业资格证。